已有1條回答
孩子在進入初中階段的時候,也是步入青春期的時候。因此針對中學生的心理特點,作為家長,我們應該積極引導孩子,學會處理好不良情緒所帶來的困擾,避免孩子產生一些不好的心理問題,讓孩子可以開心健康的成長。
初中生心理特點
1、聽不進別人的話
孩子到了初中的時候,會出現聽不進別人話的心理特點。表現為對同伴關系會變得更加依賴,而與父母在情感上、行為上、觀點上日益脫離,父母的榜樣作用在削弱。在對教師的態度上增加了保留和批評、懷疑的成分。
當孩子產生了強烈的獨立意識后,他們就對一切都不愿順從,不愿聽取父母、教師及其他成人的意見,常處于一種與別人相抵觸的情緒狀態中。
但是,他們對父母的依賴則表現為希望得到父母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護。比如他們有時反抗是在向別人表明自己是獨立的,或者需要掩飾自己的軟弱。
2、孩子自尊心變強
每個初中生都渴望得到尊重,這正是他們認識自我價值的反映,他們表現為渴望得到理解寬容,追求浪漫輕松、自尊好勝、求知和參與是中學生的典型特征。他們害怕教師指責嘲笑他們的幼稚和沖動,反感教師居高臨下的訓斥與批評。
3、孩子情緒會不穩定
由于初中生在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上,還存在著偏執性的特點,對于發生的誤解和不愉快,由于認知不全,容易對問題的認識產生偏差,繼而引發孤獨、自卑、偏執等心理心理,因而帶來了情緒上的不穩定。例如:一些初中生會因為幾次挫折,便完全被一種無助和自卑的情緒所淹沒,很長時間不能擺脫。
初中生心理特點怎么辦
1、讓孩子學會自我評判
自我發現和自我評價能力,對孩子世界觀的形成會非常重要的作用,為此家長可以讓孩子通過跟別的孩子比較,找出孩子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孩子每周都進行一次自我評價,找出自己的優勢問題,久而久之使家長和老師管理孩子,變成孩子自己管理自己,對以后學習自覺性的形成具有積極意義。
2、不要否定孩子,樹立孩子自信心
根據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家長可以有意識的讓孩子獨立的組織一些活動和交往,在交往的過程中,給孩子提出中肯的建議和意見,不要一味的否定孩子,給孩子樹立自信心,這樣孩子就會體現到家長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也會聽進家長的意見去。
3、注意多和孩子溝通
家長應該注意多和孩子溝通,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考慮問題,有時候也會碰到很難溝通的情況,可以采取臨時采取擱置的方法,給孩子自己反思的余地,可能過一兩天,孩子情緒也就好了,家長也就能正確的看待和處理孩子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