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當孩子結束幼兒園生活,步入一年級后,大多家長都很擔心,怕孩子不適應,所以總是為他包辦一切。家長是安下心了,卻讓學生養成了粗心大意的壞習慣,不能獨立做事,在學習時也因此與高分無緣。
一年級粗心大意的毛病怎樣改掉
第一,集中注意力
為了解決一年級粗心大意的問題,就要學會把孩子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所要完成的學生上。有的家長,不管孩子是不是正在學習,都把電視機開著,或者自己打牌搓麻將,這些做法都會造成對兒童的干擾,使他們不能集中精力去學習。
久而久之,兒童便開始毛毛躁躁,養成“一心二用”的壞習慣。因此,家長應該在兒童學習時給他們創造安靜的學習環境。
第二,家長不插手
有些家長總怕孩子做錯題,一天天堅持給孩子做檢查,無形中養成他的依賴心理。做題毫不在意,反正有人檢查,錯了再改。因此,家長應讓孩子自己檢查,鍛煉其能力,做到不再馬虎。
第三,培養細心的好習慣
不管是考試或平時的練習,都應該有意識地堅持高標準、嚴格要求、做事講究條理。做完之后要認真核對、驗算、檢查。如果長期這樣,就會“習慣成自然”。
第四,改善家庭環境
如果孩子生活在雜亂無章的家庭中,沒有穩定的作息習慣,就會使兒童養成粗心、馬虎、無序的生活習慣。所以,建議家長們在家庭中創造一種有序的生活,家里的擺放要整齊,有固定的地點。從生活做起,從小事做起,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和個性,能減少學習中的粗心。
一年級粗心大意的表現
在學習上,粗心表現在很多地方。比如在數學中,有的孩子混淆了符號,比如“3”看成了“8”,忘記寫答案,抄錯題,省略抄,數錯數字等等。
漢語方面,拼音的聲母和韻母不清,聲調中的第二聲和第三聲不清,每個字,筆順不對,詞義經常混淆等等。在英語中,英語D和拼音“D”的發音混淆,D寫成拼音“A”,字母相近的詞經常混淆,發音相近的詞經常念錯,等等。
如果不及時解決這個問題,那么隨著學科的發展,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因粗心而出現的錯誤會更多。
同時粗心大意也會在一年級孩子日常中很多方面體現;例如:自己的屋里一團糟,寫完一個作業后不自己進行收拾。上學時忘了本子,寫作業時字跡潦草,經常弄丟鉛筆、橡皮擦、水彩筆甚至一些課本、舞蹈鞋。洗手后忘記關水龍頭,看完書后東一本西一本,需要使用的時候,怎么找也找不到問題等等。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