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我們會發現,當孩子上大學后,就會越來越不愿意和父母溝通了,有什么事情他們也不會隨時和父母講。其實,孩子在這個時候他們已經長大了,不需要家長更多的管束,有些事情他們認為自己就能做決定。因此,也就會和父母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少,關系也會越來越疏遠。
孩子上大學后不愿與父母溝通怎么辦
首先,家長要明白孩子是不是屬于內向的性格。如果自己的孩子性格內向,但是自己很有主意,有自己的思想。他可能感覺和父母有代溝,父母和自己的觀點看法不能達成一致。
如果孩子只是性格上的內向,不喜歡說話的那種,那么家長應該做的是適當的放手。只要孩子在學業上生活上不過分,不做什么出格的事情,完全就可以由著他,這樣孩子的獨立性才會特別強。
其次,父母應該自身找原因。雖然孩子和父母不交流,但是家長要給他足夠的愛與關心,要尊重他,相信他。以朋友的身份、朋友的口吻去和孩子說話,只是生活上的關心,不要試圖去挖掘打探他的秘密。也不要以長輩的口氣去指責教訓他,這樣孩子會更不愿和父母說話。
其實,孩子上大學之后不愿和父母交流,就意味著他們還不成熟,還有點小孩子氣,等他真正成熟了,就不會這樣對待自己的父母了。
孩子上大學后不愿與父母溝通的原因
1、大學學習壓力大
大學的學習相對于高中來講,課程安排并不是很緊湊,有時候可能一天都沒有課,有時候可能是滿課。大學的學習老師教的只是表面,而學生需要掌握的是更深層次的知識,所以還需要孩子利用課余時間來學習。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和父母聯系的時間自然而然也就少了很多。
2、大學社交圈的擴大
大學生活其實就是一個小社會。在一個學校里面有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不同性格的舍友、不同專業的工作伙伴,無論是哪種關系,孩子都需要花時間用心進行經營。
大學社交圈的擴大,就意味著孩子們需要游走于各種關系之中,需要跟各種人打交道。自然而然,孩子跟其他人的溝通越多,跟父母交流的機會也就越少。
3、孩子學會了體諒
孩子上了大學已經是成年人了,所以,他們遇到一些事就自己處理了,一些負面的情緒他們也自己來消化。孩子懂得父母的不易,學會了體諒父母,也就學會了“報喜不報憂”。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