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兒子的成長過程中,母親可以明顯察覺到他不像以前一樣親近自己,慢慢的疏遠了家長,內心的想法也不愿意再和家長訴說。這樣只會導致母子關系不好,家長一定要創造溫馨的家庭環境,和孩子多交流,促進良好關系的發展。
母子關系不好的因果
一、對孩子缺少理解和寬容
如果母親能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能陪伴在孩子身邊,給兒子營造輕松幸福的家庭氛圍,孩子的童年就會留下很多快樂的回憶。
但是因為工作原因,孩子從小都是丟給老人帶,很少陪伴孩子,或者壓根孩子就很少見到媽媽。那么,在這個建立親子關系的重要時期,父母就錯過了,即使以后父母再彌補也很難建立那種非常親近的關系。
二、孩子的獨立意識在不斷增強
孩子的自我意識漸漸的增強,那么他內心對于媽媽的天然本能就在不斷的減弱,那么他就有了對媽媽的行為的判斷意識。一旦和他的想法達不到一致,就會影響媽媽在兒子心里的地位,而不是以前懵懵懂懂的只憑著本能來和媽媽親近。
在和兒子的相處中,很難有一帆風順的。很多都是磕磕絆絆,矛盾肯定會有。母子關系不好勢必是受到了媽媽行為的影響,以至于熄滅了孩子和媽媽親近的心思。
三、母親過多的干預
剝奪了孩子的私人空間,使其感覺到自我人格被“冒犯”,進而忍不住反抗,你參與的越多,孩子反抗的力度越大,母子關系變得愈發疏遠。
母子關系不好怎么改善
1、多溝通交流。尤其是當母親的,在這方面更要主動態度更要積極,讓兒子感覺到你的可喜變化。平時要做到有事兒常溝通,無事多交流。多溝通多交流的好處:一是有利于達成共識;二是能夠及時化解矛盾;三是能夠增進母子感情。
兒子大了,能夠獨立生活了,有自己的獨特見解了,媽媽遇事要多聽聽兒子的意見和建議,不能把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強”加于兒子。兒子說的對的要鼓勵,兒子說的不對的要耐心解釋。
2、花時間陪伴孩子。父母對陪伴孩子這件事情要全身心投入,而不是待在同一個空間,彼此不理會對方。如果家里有兩個以上的孩子,則要給每個孩子單獨相處的時間,進行一對一的談話。
青春期孩子需要父母單獨和他談談他的興趣和憂慮,當父母對孩子生活中發生的事情,以及對問題的看法表現出濃厚興趣,他可能會敞開心扉。
3、支持孩子。家長在成人世界中掙扎時,很容易把孩子的事情看的太小。孩子和好朋友發生了矛盾,孩子的朋友轉學了,孩子被老師批評了等等。當孩子想要跟母親溝通的時候,家長經常用:“這都是小事兒,學習最重要!”“你還小,不知道天高地厚!”這樣的話語,只會導致母子關系不好。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來自父母站在他的一邊,支持他。也許父母并不贊同孩子的行為,但是我們需要做他精神的支持者。
母親怎么教育兒子
當孩子犯了錯,不要對他進行過多指責或抱怨,而應讓孩子自己直接承受錯誤造成的后果,如此孩子才能自我反省,糾正錯誤。
比如孩子做作業磨蹭拖延,那就減少催促,讓他直接面對老師的批評,下次就知道不做作業會是什么后果。孩子上學慢慢悠悠,那就陪他一起慢,讓他感受自己會帶來什么影響。用“自然懲罰”來強化兒子的不當行為,孩子就會牢記教訓,告訴自己下次要注意和避免。
當兒子進入青春期后,他們對自由的渴望達到最高值,總想著要擺脫父母的掌控,成為一個真正能自己做主的“男人”。但因為心理上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所以孩子的行為舉止會在“青澀莽撞”和“成熟穩重”之間來回搖擺,難以掌控好度。
在這個時候,媽媽就要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做選擇,給他成長的空間,這樣才能養出一個有主見、有責任和擔當的男孩。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