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不能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同時也要注重孩子身上良好品質的培養。有些孩子做事情就缺乏自信心,總是產生畏難心理,還沒有開始就打退堂鼓。雖然這是普遍存在的現象,但這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家長要及時幫助孩子糾正,克服畏難心理。
孩子畏難心理怎么克服呢
1、不要強迫孩子“不怕困難”
孩子都是有好奇心的,他會想要嘗試各種在他看來新奇的事情;孩子也都是膽小的,對于某些無法預知的情況,他也會產生不知道該怎么辦的心理。
每當這種不知道該怎么辦的時候,也是孩子注意力最差的時候。因為此時他想得很多,會擔心自己無法順利解決難題,更擔心自己的失敗,這些思想會逐漸占據他的大腦,使他無法集中精神去考慮自己到底該怎么做。孩子面對困難有畏懼心理是很正常的,我們不要逼迫孩子不要害怕。
2、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
當我們家長發現孩子存在畏難心理,有想逃避困難的情緒時,我們要把這個發現放在心里,不要當場就批評或做出不高興的樣子,以免我們家長的情緒更加增加孩子的內疚感。我們要保持平靜自然的情緒,讓孩子知道遇到難題是一件平常的事。
我們要根據孩子實際的情況去考量,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如果要孩子去面對這個困難,家長就要考慮它的困難指數和孩子現水平差距有多大。要把困難當成任務的來克服,把這樣的觀念傳達給孩子,就算在未來他遇到難題,他也有了要克服困難的意識了,解決問題勇氣就應從小就開始培養了。
3、及時肯定孩子的努力
不管是小困難還是大困難,在孩子沒有克服之前,對孩子來說它都是難題。所以當看孩子為此而努力的時候,我們家長就要及時給予孩子肯定。而且對孩子肯定的話一定要詳細,具體的說出來,這樣孩子會感受到我們是認真的對他的付出給予肯定,而不是敷衍他。
如何打消孩子的畏難心理
1、家長不要溺愛孩子
現在的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太少了。往往他們剛感到有些困難,就被萬能的家長給克服了。生活上如此,學習上也是如此。那么家長包辦過度,就沒有培養孩子迎難而上的意識。失敗和沮喪雖然感覺很不好,但越早讓孩子體驗越好,家長過多保護,只會讓孩子今后的路更難走。
2、家長不要強迫孩子
當孩子存在畏難心理的時候,家長真正要做到的是不要去強迫孩子。其實這也是很多家長最容易犯的錯誤,他們總是會對孩子有著數不盡的批評,總是一次又一次的擊垮了孩子的心理防線,總覺得用激將法可以讓孩子重振士氣。但是你的強迫只會使孩子習慣逃避困難,只會增加孩子的挫敗感。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