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不聽話,可能父母認為孩子是無理取鬧,而在孩子看來自己是有理的,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就是跟孩子好好溝通,不要采用暴力手段或者強制手段來解決問題。
孩子不聽話怎么溝通最有效
第一、用靈活的策略
孩子不聽話,我們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性格、情緒等特點來選擇合適的溝通策略,讓溝通更有效果。
比如,我們可以用故事、游戲、畫畫等方式來和幼兒溝通,或者用理由、事實、例子等方式來和青少年溝通,或者用獎勵、懲罰、協商等方式來和任何年齡段的孩子溝通。這樣可以增加我們和孩子之間的共識和合作,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沖突和糾紛。
第二、給孩子平等的發言權
孩子不聽話應該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一定要很耐心和很認真聽完,一定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要隨意指責和草率的對孩子的觀點給以否認和評論,要對孩子的想法和觀點做一個積極反應,讓孩子充分的表達完自己的想法,做出積極的姿態。家長積極反應可以讓孩子心情愉快,充滿成就感。
第三、多去陪伴孩子
之所以孩子會出現叛逆,家長陪伴太少是一個關鍵因素。因為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出現缺位,導致孩子不信任家長,而且對于家長的良苦用心也置若罔聞,根本體會不到家長的辛苦。
因此,對于平時工作比較忙的家長而言,更加需要抽出時間多陪伴孩子,家長的高質量陪伴可以是一起看書閱讀、一起運動健身或者一起購物旅行。
教育孩子養成好性格是家長們非常關心的問題,以下是一些建議:
1、尊重自我意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我意識,哪怕很小的孩子也一樣有。所以,父母要了解這點,要尊重和順應孩子的天性,不要用命令式的語氣對著孩子,而是用引導的語氣和方式。
2、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鼓勵孩子自己做事情,如穿衣、吃飯、打掃房間等。讓孩子在自己的事情上有更多的自主權,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獨立性。
3、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如按時完成作業、遵守規則等。通過適當的表揚和獎勵,激發孩子的責任感和積極性。
4、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鼓勵孩子多與同齡人交往,參加社區活動和社交活動,增強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5、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教育孩子理解他人的感受,尊重他人的意見??梢酝ㄟ^分享故事和經歷來引導孩子學會同理心,培養孩子的善良和關懷。
和孩子溝通要注意哪幾點
1、父母要與孩子之間建立起相互理解的關系,這是溝通的基本條件,缺少這種關系將大大妨礙溝通的效果;
2、父母不要簡單地否定孩子的觀點,要學習從更多的角度來看問題;
3、父母不要隨心所欲地糾正孩子的“錯誤”,要慎重、有所節制,盡量挑選一些對孩子影響比較大的問題,不要過于瑣碎;
4、父母指出孩子的問題時,要選擇恰當的時間和氛圍,不要隨口就說,最好在孩子的情緒良好時溝通;
5、父母要善于(并非無原則)鼓勵孩子,不要一味地責怪;
6、父母與孩子的溝通不要使用強制性的言語,而要采用協商的態度。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