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初上學的孩子就會因為害怕老師就不敢與老師說話,還會認為老師過于嚴厲,不是個很好交流的人。這就需要家長對孩子進行引導,讓孩子正確認識老師的職業及要求,引導孩子不要害怕老師,可以逐漸去和老師說話,那孩子不和老師說話怎么引導呢?
孩子不和老師說話怎么引導
1、多和孩子交流
平時在家里面,爸爸媽媽就應該和孩子多交流,有什么事情或者什么需求都開口,這樣孩子去了學校才會覺得和在家里面一樣,有什么事情都愿意說出來,才會愿意和老師說話。
對于家長來說,和孩子的交流本身就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一時之間甚至一兩年內都看不出什么效果,這是很正常的。相比只有家長的不斷堅持,把這種交流作為習慣傳遞給孩子之后,他們才能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進而將這種習慣表現在各個方面。
2、家長和孩子適當講道理
孩子不和老師說話可能是因為孩子的性格太內向了,或者是因為孩子的膽子比較小,也可能是孩子比較害羞。這時候的家長要耐心和孩子講道理,還有就是老師要配合家長和學生溝通交流。告訴孩子要勇敢的和老師互動,還可以鍛煉自己口才的能力。
3、對鼓勵孩子
當孩子不和老師說話的時候,那就要看看孩子平時就不愛說話或者不活潑,沒有積極性,不跟老師互動,能理解,這就要老師和家長共同努力,給與孩子多鼓勵,多表揚來調動孩子積極性,比如老師多要孩子回答問題,不管對與錯,都要及時鼓勵與肯定,在家也是一樣,這樣慢慢孩子就會積極與老師說話了。
4、培養孩子膽量
孩子不敢跟老師說話,那家長平時不要太過于強調老師的嚴厲的一面,讓孩子多見見世面,培養膽量。其實孩子一般都有點怕嚴厲的老師,對于比較溫柔的老師可能沒那么怕。所以,家長可以鼓勵從孩子最喜歡的老師開始著手交流。
當孩子不敢單獨跟老師說話時,家長可以先讓孩子在眾人面前跟老師說話,比如先讓孩子能夠上課積極發言,跟老師在課堂上交流互動。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