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可能還沒有計較太多,也就很容易出現老師對孩子反映的情況,就比如說孩子行為不好。針對這種情況的出現,家長就要去關注孩子的行為,然后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指導,讓孩子能夠做到“有則改之”。
老師說孩子行為不好怎么回復
老師,你好!對于孩子的行為不好的問題,可能是我們平時并沒有注意,然后就沒有對孩子做好引導。我們一定會做好對孩子的監督,讓孩子能夠早點改正這一壞習慣;也希望老師能夠給予幫助,找到孩子在學校出現不好行為的原因,才能針對性予以解決。
孩子行為不好家長如何教育
1、放下控制,把主動權還給孩子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樹立這樣的觀念:成長意味著孩子跟父母的距離在拉遠,距離越遠,孩子成長得越好。心理健康的家長是能夠給孩子和自己中間留出足夠的空間讓孩子自己自由成長的。父母對孩子的幫助的方式就是不斷的幫助,又不斷的放手。
這樣才能培養孩子有獨立、自我負責的精神,才會有能力能處理好他生活中面臨的各種問題。這是我們每一個做父母的對孩子最大的期望。
當孩子感受到父母不再安排他的人生,他才能慢慢去思考自己的未來,學會為自己負責;相反,父母越管控太多,孩子就越不會為自己負責,也就會出現行為不好的問題。
2、控制情緒,用平等尊重的態度溝通
因為孩子出現的行為問題,家長頓時感到焦慮、憤怒,便會忍不住數落孩子,這只是發泄家長的情緒,并不能達到溝通的目的。父母劈頭蓋臉地指責孩子,會導致孩子內在價值感降低甚至喪失。他會覺得自己在爸爸媽媽眼里都一無是處,然后可能就會自暴自棄,走上更不積極的道路了。
所以,溝通的態度是至關重要的,孩子在成長中出現行為問題,我們要心平氣和陪孩子一起去面對,父母情緒越平和穩定,越有助于孩子的調整。
3、用商量的語氣提出建議
孩子行為不好時,父母除了焦慮、憤怒之外,最理智的做法是學習。自己可能不夠專業,那需要向專業的老師學習專業的方法。無證上崗做父母這么多年了,孩子出現問題時,恰恰也給了父母一個成長的機會,聽取專家的建議,學習時間管理的方法,然后再給孩子提出有益的建議。
這時家長提出建議時,就可以說:“我從一位老師那了解到一些方法,我們一起試一試,看看能否給你一些幫助?”“方法你了解一下,按你自己的節奏來調整,我們慢慢來,試試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